身體訊號: 你聽得懂嗎?
top of page

身體訊號: 你聽得懂嗎?


在日常生活裏面,我們的時間都被瑣事所佔據,大部分活動都是相當被動的——上學、上班、照顧孩子,偶爾會與友人娛樂消遣,有時候甚至拍拖或回家陪伴親友或長者均是為他人而做。似乎我們習慣了非常被動,就連照顧自己的健康也如是。

此話怎講?想想你什麼時候才真真正正會面對健康? 生病的時候。

換句話說,身體如無明顯的病痛,我們大多都置"健康"於不顧,照顧身體明顯採取被動式;說穿了,我們只面對病疾,不面對健康。到一旦生病時便硬著頭皮去看醫生,吃藥,打針,戒口;甚至要中斷工作臥床休息,嚴重的要入醫院 "修理";到疾病來訪之時我們才乖乖聽話,煞有介事地生病去,那管是感冒,發燒,腹瀉,胃病...。其實到病倒了才面對身體的需要,很多時已經遲了一步;身體屢次發出訊號而我們卻毫不警覺,沒有好好地照顧她,到頭來受害的畢竟是自己。

談到身體發出的訊號,我們往往最聽得懂一種:肚餓。不是嗎?自小到大,習慣了餓了要吃的習慣,肚餓的訊號一出現,我們便來不及把肚子填一填,確保不會餓壞了!可是我們卻沒有聽懂另一種訊息:倦了要睡。多少現代人捱更抵夜,甚至徹夜不眠,通宵達旦,若是為了生計的確實沒法子,可是大多數人均是"選擇性"地睡眠不足,看電視的有,玩遊戲機的有,無無聊聊習慣了睡得晚的大有人在...。

其他訊號如頭痛、肩膀疼痛、腰酸背痛、胃痛等,有沒有想過這些通通倒不是病?而是身體發出的警告—頭痛醫頭是走錯了方向!這些痛或不適,有不少情況可不藥而癒,有很多卻是藥物也無濟於事的。當這些種種不適出現,往往是在告訴我們我們需要休息,需要放鬆,需要自我節制,需要運動,需要減壓,需要平衡情緒和作出調理。例如長期壓力下的身體往往會有頭、肩、胃痛等情況;精神緊張的身體會變得崩緊、笑容減少、無胃口(或非常嗜食)...。這些都是身體給我們發出的無聲抗議,你又可有聽得懂?

很多時候人們會以為無痛便無病,各位看官千萬不要被弄糊塗了!病與痛並無必然關係:有痛未必等於有病,有病亦未必一定會痛!試想想慢性病如肥胖、荷爾蒙失調、糖尿病、高血壓、膽固醇過高、心臟病、腫瘤等的患病初期均毫無病徵,既不痛亦不傷,到發展到後期階段有明顯不適的時候却已可能太遲。大部份慢性病均是長期生活方式或飲食習慣所導致的。

正面的面對健康,最簡單是從日常開始,從不須付費的飲夠水,睡好覺開始;再放鬆心情,穩定情緒 ;強化免疫系統,再加上經常作保健強身的運動,你又何必一定要面對病痛?

HIT文章
最新文章
follow我們
  • Facebook Basic Square
  • Twitter Basic Square
  • Google+ Basic Square
bottom of page